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要加大民营企业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安全保障与服务,构建支持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主力军,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近年来,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出台系列支持性举措,努力提升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竞争力。例如,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优秀工程科技人才不受学历资历限制,经企业董事长或技术带头人署名举荐,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苏州市授予重点企业市级人才计划自主认定权,引进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无需评审可直接认定。重庆市启动“新时代渝商5511培训计划”,着力构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民营企业家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武汉市人才评价“不问出身问企业”,对民营企业研发人才薪酬达到“武汉英才”计划标准的优先纳入支持范围。
也要看到,当前对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各类人才项目的支持对象主要是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对民营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政策支持有所欠缺;面向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的激励表彰偏弱,如首届“国家工程师奖”的获奖者中,民营企业人选占比不到5%;优秀人才流动渠道不通畅,高水平企业技术人才到高校任教仍存在一定障碍;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合作单位中民企偏少;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优秀人才集聚力和承载力还有不足;一些地方为民营企业人才解决户口、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不足;等等。鉴于此,要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支持。
加大民营企业技术人才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投入建设世界一流技术机构、前沿研发平台,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提高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吸纳更多头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和工程硕博人才培养改革,支持其牵头举办职业院所和职业教育联盟。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承接职称评审工作,向头部民营企业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师奖等重大人才评选表彰中增加民营企业领军人才占比,赋予民营科技领军人才更多国家科技规划、科技评估参与权、话语权。在国家人才项目、科技奖项的专家评委中注重吸纳一定比例的头部民营企业专家。对产业贡献高、发展潜力大、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的民营企业,给予国家及地方人才计划项目配额制支持。改革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建立民营企业科技计划专门赛道。
畅通优秀人才交流通道,加强人才安全保障与服务。改革高校院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打通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头部民营企业一流科技人才到高校及科研院所任职任教的通道。出台激励政策,引导高校院所专家教授为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开展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在积分落户、购房租房、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一视同仁、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保障。健全政府和民营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定期沟通机制。将服务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纳入政府人才工作考核指标。
构建支持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典型民营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事例的宣传,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发展。推动各地优化政府营智环境和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立各类民营企业和一线科技创新人才自由涌现、脱颖而出的公平公正生态环境。
上阳网-杠杆配资公司网站-在线配资论坛-专业的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