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解放军火箭军的忧虑并非无的放矢。早在2023年,时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就曾公开表示:“只有傻子才不担心中国的火箭军。”这一言论反映出美方对解放军火箭军及其东风系列导弹的极大担忧。事实上,美国在近年的军事推演中,频频表现出对这些武器的忌惮。例如,同年,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模拟中美大战时指出:在中国2000枚东风导弹的猛烈打击下,美日的战机可能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
为了应对解放军火箭军带来的威胁,美军早已开始考虑应对策略。近几年,美军提出了一种名为“敏捷战斗部署”的战术。简单来说,这种战术旨在将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斗机分散部署到多个地点,包括盟国的成熟基地、偏远岛屿的单独跑道,甚至民用机场。这样一来,在未来的冲突中,即便解放军的东风导弹猛烈打击,美军也能通过分散部署,减少被一锅端的风险。为实现这一战术,美军还在积极修复二战后废弃的机场和跑道,以便在战时迅速投入使用。
展开剩余69%从理论上讲,\"敏捷战斗部署\"的确能够增加解放军东风导弹全面摧毁美日战机的难度。然而,这一战术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些机场或跑道距离中美主战场过远,可能无法在紧急时刻迅速调度;另一些设施条件简陋,战斗机的日常维护和战时后勤支持将面临很大挑战。显然,这一战略的局限性引发了美军高层的关注,尤其是像帕帕罗这样的高官。
帕帕罗曾提出过一个设想,即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可以在战斗爆发后立即出动舰载机,向中国火箭军的导弹部署点进行精准打击。此外,核潜艇也可以出动潜射导弹,以双管齐下的方式消除中国东风导弹的威胁。然而,这一设想过于理想化,因为它忽视了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以及日益完善的防空系统。实际上,随着中国海军的迅猛发展,任何关于美军航母战斗群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控局势的想法,都变得不那么现实。
说到中国海军,其发展历程也颇为有趣。在中国正式发展航母力量之前,美国曾一度宣扬“航母无用论”,并试图劝阻中国走上航母强军的道路。军事历史爱好者不难发现,二战结束后,美国并非唯一一个大力发展航母的国家,苏联也曾有过航母梦想。可是,从1946年开始,美国通过在比基尼岛进行核试验,大力推动“导弹制胜论”。这一理论一度深深影响了苏联,尤其是在赫鲁晓夫时代,苏联领导人坚定认为航母是“浮动的钢铁棺材”,因此放弃了航母的发展计划。
不过,苏联解体后,美国再次发挥其舆论影响力,发布了大量文章,宣扬“航母过时,未来是导弹的天下”,甚至尝试让中国沿着苏联的老路走。然而,这种策略并未奏效。中国不仅坚持发展航母,而且在航母和导弹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唯一一个研究并建造常规动力搭载电磁弹射系统航母的国家,同时在高超音速导弹技术领域也被认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从美国对中国火箭军的担忧到航母与导弹的较量,可以看出,美军对中国的军事发展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敏捷战斗部署”还是针对中国东风导弹的应对策略,美国都在为未来的可能冲突做好准备。而中国,则在航母和导弹领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
发布于:天津市上阳网-杠杆配资公司网站-在线配资论坛-专业的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