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将悬念和谜团抛向了所有人。8月12日,一家关注防务的亚洲网站发布了一组新的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法国达索工厂内的一个灰色战机,停靠在冷白色灯光照射下的生产线前,机头旁清晰地标注着“T-0301”编号,双座座舱的透明罩子反射着金属冷光,显得格外锐利。站在飞机前面的是一群穿着军装和飞行服的工作人员,身边的工具包和装备一应俱全。有的人指着机翼讨论着什么,有的人则伸手做出某种角度的比划。照片里,还能看到印尼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们正面带微笑,与飞机亲密接触。而更为关键的是,这架双座B型阵风已被标明将于明年运往印尼。同时,配套的飞行员培训已经开始,印尼派遣了4名飞行员和12名技术人员,亲自前往达索工厂进行实地操作,课程内容直接对着真机进行,模拟器旁边就是正在生产的实际飞机。
这一组照片一经发布,许多人的判断被彻底打乱。几个月前,市场上还在传言印尼可能会转向,阵风的订单或许会被取消。如今,第一架飞机下线,相关人员已到位,训练也在迅速展开,节奏明显加快。
今年5月7日,印巴空中对峙事件将网络上的军事迷们点燃了。关于印度空军阵风损失惨重的消息传出,同时巴方并未受到影响。中国的歼10C和霹雳15随之成为讨论的焦点。阵风的表现开始遭遇质疑,印尼方面也有传言称将重新审视,甚至有可能放弃原计划采购阵风。到了5月底,Alert 5爆料称,印尼正考虑从中国一次性引进40多架二手歼10,并且重新启动与俄罗斯的苏35谈判。6月5日,印尼国防部副部长道凡托公开表示,正在评估歼10的可行性,理由直接且简单——高性价比、卓越表现。他还提到,评估内容不仅限于飞机本身,还会考虑兼容性、售后维护以及合同条款,甚至可能扩大到舰艇、护卫舰等其他作战装备。
展开剩余71%这段时间,关于阵风订单是否会被取消、歼10C是否会迎来东南亚大单、苏35是否有机会翻盘等问题的猜测层出不穷,每一波讨论都能引发热议。
然而,接下来的风向却突然安静了下来。歼10C的新进展没有明确消息传出,反而法国方面的消息则成了“实锤”。T-0301这架飞机顺利下线,合影曝光,培训进展迅速。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和法国之间的阵风合同早在2022年2月10日便已敲定,合同金额庞大,涉及42架阵风,总价超过80亿美元。既然合同已经签署,想要临时改变方向无疑会付出巨大代价。此外,这几年两国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印尼几乎没有动力去撕破现有的外交关系。
印尼的空军并没有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今年7月,印尼与土耳其签署了一份48架KAAN战机的合同,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而早在2023年8月22日,印尼还与美国波音公司达成了24架F-15的协议。加在一起,印尼的空军采购涵盖了法国、美国和土耳其三国的战机,总数突破百架,且档次也非常高。如果要问歼10C或苏35是否还有机会,现实的情况似乎很清楚,几乎没有再竞争的空间。
法国工厂内,T-0301的双座布局,说明印尼在首批战机的作战定位上已有明确规划。双座的设计使得这款飞机兼具教练和作战的功能,灵活性大大增强。飞行员和技术人员的提前进入,意味着战斗力的形成时间表被提前推到了更前面。实地操作训练不仅仅是飞行员的驾驶技巧,更涉及到航电系统的使用、地面维护、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能够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操作,显然能节省大量的摸索和试错时间。对于一支空军来说,提前进行培训的安排能够为后续的机场设施建设、弹药补给以及战术条令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情况也在变化。8月9日,阿拉伯地区的防务圈传出消息,埃及的采购计划发生了变化。此前,埃及曾将歼10C列为优先采购的飞机,并且谈判进展较为顺利,外界甚至传出了40架的订单规模。但如今,埃及的目光转向了无人机,特别是中国的WJ-700猎鹰。
40架歼10C的采购加上相关的培训、弹药和地面后勤支持,预计总金额将达到80亿美元左右。而埃及全年的军费预算仅仅只有四十多亿美元。要完全发挥一型新战机的战斗力,还需要配套的预警机、防空系统等其它装备。这样一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便浮现出来。
埃及目前手头上最顺手的武器体系来源于美国,包括200多架F-16,阵风也有采购,幻影系列飞机仍在服役。美国长期的援助确保了埃及在技术、后勤等方面的优势。近期,埃及曾与俄罗斯签署了苏35的合同,但由于制裁法案的限制,最终放弃了这笔交易,甚至支付了违约金。这个教训让埃及十分警觉。如果继续引进歼10C,可能会面临类似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尤其是在美欧对备件、维护和弹药供应上实施制裁的情况下,现有的作战力量就会遭遇巨大的困难。
埃及当前的武器体系比较杂乱,涵盖了美、法、俄等多个来源。如果再加入中国的装备,不仅需要重建机务、弹药、数据链和培训体系,还要调整飞行员的培训内容、战术计划以及维护流程。现代空战对体系的整合有极高要求,若无法顺利整合,不仅影响效率,甚至可能削弱战机的整体性能。
将5月至8月的时间线理顺,逻辑其实非常清晰。从5月的风声,到6月的评估,再到8月的实质性进展,印尼的阵风采购计划始终未曾发生翻盘。外界的各种猜测和反转,实际上只是在谈判过程中正常的“回弹”。印尼的多源采购策略布局非常广泛,阵风、F-15和KAAN各占一席。有人担心,三国并行的采购模式会造成整合上的困难。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多个来源的装备意味着更加复杂的协调与对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然而,从印尼的角度来看,多条采购线所带来的灵活性,也正是在大国博弈中争取空间的一种智慧选择。
发布于:天津市上阳网-杠杆配资公司网站-在线配资论坛-专业的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